栏目导航:
欢迎您来到市北小学校园网 

    2012学年学生于9月2日报到,9月3日正式上课  [  2012年7月3日]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热烈祝贺我校被评为萧山区首批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  [  2011年6月3日]        

 

光荣献血纪念…

关于要求开展…

市北小学党支…

唱响国歌 向文…
 
  您现在的位置: 萧山区市北小学 >> 学校 >> 教师发展 >> 资源共享 >> 正文  


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(修订稿)
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教研室    点击数:61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8-29

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(修订稿)

 

一、教学准备与设计

    1   总体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。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,明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,领会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,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。熟悉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、学段或各年级之间教材的衔接、整册或整个模块教材的完整结构。

    2   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。按时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,列出教学进度计划表,写明单元(或章节、专题)教学所需课时、起讫时间,安排好课外辅导。考试考查、综合实践等活动。计划制定要符合校请、学情,具体可行,不盲目追求教学进度。

    3   深度钻研教学材料。充分研读教学材料(包括教材、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各种练习资料),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,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。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,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,适度拓展教材内容,做到活用教材。

    4   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情。通过访谈、预习等手段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、兴趣和习惯,从学习水平、认知结构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,对任教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,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。

    5  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。教学目标设计能以三维课程目标为导向,根据所教学科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,充分挖掘各个维度教学元素,合理设计基本目标和附加目标。要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确立好目标层次,真正做到“教是因为需要教”。教学目标陈述的内容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果,表述力求明确、具体,便于观察、测量、评价。

    6  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。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要遵循“以教为导,以学为主”的原则,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,引领学生围绕教学任务进行明确、积极、充分的学习;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与方法,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。

    7   科学设计辅助教学手段。遵循增效性和辅助性原则设计各种辅助教学手段;避免产生因过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而弱化文本研读、师生对话、教学生成等问题。精心设计板书,充分发挥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。

    8   科学设计课内外作业。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精心选用(选用的作业要求教师自己事先做过)和编创作业,切实做到作业的适切性。作业难度和题量要适当,严格控制作业量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,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。积极变革传统的“课后作业”模式,探索以引导学生“先学”的导学新作业。根据学科特点丰富作业的形式,增加观察积累、动手操作、搜集整理、发现探究、劳动服务等作业形式。

    9   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。不过分依赖教学参考资料,不抄袭现成教案。要在独立备课、形成初步方案的前提下广泛了解现成设计,借鉴他人做法,确立最佳方案;课后要反思教学实施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,再度修改教学方案。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,乐于承担各种技务,善于吸收同行见解。

    10   撰写高质量的教案。按实际上课节次分课时撰写教案。完整的教案应呈现教学目标。教学内容、学法教法、教学过程、课内外作业、教学辅助手段、板书、课后反思等内容。教案的呈现方式有详案、简案两种,要依据确保教学质量和适合教师自身特点合理选用。坚决反对以抄袭他人教案或以教学内容、习题填满教案的方式应付学校检查的行为。

二、教学组织与实施

    11    遵守上下课时间规则。提前进教室候课,调整自己的教学。心态,调试准备各种教学设备,及时了解学生状态;联络师生的情感,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。准时下课,绝不拖堂。

    12    运用好教学语言。用规范的语言组织教学,语速、音量适中,语言准确简明、清晰流畅。恰当运用肢体语言,发挥肢体语言的独特作用。利用板书、多媒体设备呈现的内容要正确规范、简明精炼,清晰呈现教学的重点、难点、要点。

    13    营造好课堂氛围。教态亲切自然;营造平等、开放、和谐的教学氛围;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,运用多种教学手段,创设有助于师生、生生对话的教学情境,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;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。

    14    掌控好空间位置。尽可能将每个学生都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,在空间距离上能灵活地与每位学生顺畅交流。不因个人行走习惯或操作多媒体、板书等原因将位置固定在某些区域,影响对边缘、后排同学的关注与交流。

    15    把握好教学节奏。教学节奏要因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,不拘泥于课前预设的时间安排。课堂上安排学生阅读、研讨、练习、实验等学习活动,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,在太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再组织下一环节的教学。

    16    管理好学习任务。根据学习任务安排匹配的学习方式,对要求学生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要严格管理;布置时务必让学生明确“做什么”与“怎么徽’,活动过程中要采用巡视、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疑难问题,对未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进行督促和指导。

    17    安排好学生答问。按照有利于激发人人参与、共同参与、有效参与等原则安排学生课堂答问,让全体学生有相对平等的参与机会,努力克服因座位、职务、学业成绩、表达能力、家庭背景、长相个性等差异因素造成的课堂提问偏差。

    18    导评好学生表现。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,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和教学推进的需要,采用具体、积极、灵活的导评方式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引导,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,激励、引发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。

    19    生成好教学资源。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,防止机械照搬教案。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反应,敏锐地捕捉各种动态的教学资源,对有益于提升教学效益、有益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,在课堂上要予以充分的利用。

    20   认真批改作业。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;力求当天或隔天完成作业的批改;使用明确、实用的批改符号,保证批改的正确率。根据作业及学生的实际,灵活使用各种批改形式,做到有作必批并作出恰当的评价。积极倡导有针对性的面批和订正后的二次批改。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并作归因分析;为讲评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
    21    有效讲评作业。对作业情况及时进行讲评,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讲评,个别问题单独交流。讲评作业时,要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,引导学生真正感悟方法与规律,并从作业中分析学习得失的原因;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。对学生的作业表现要以正面评价为主,特别注重对中等或偏下学生的适时鼓励。

    22    重视习惯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。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,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;养成学生自觉参与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,引导学生掌握预习、活动、上课、作业、复习整理的方法,养成习惯。促进学生获得积极、愉悦的学习体验。

    23    特别关注学困生。在课堂教学和作业指导中;要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,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,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。要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缺陷,制定个别化的辅导方案,通过个别指导和同学互助等措施,激发其学习兴趣,纠正其不良学习习惯,弥补其知识与技能的缺陷。

    24    重视培养学科“尖子生”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,要设计并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,发展他们的特长。不能以单纯增加教学内容与提高教学难度为手段,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。注重  “尖子生”的心理教育,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识。

    25    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。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定数量的学料实践性教学活动。帮助学生制定节假日、双休日学习与生活计划,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读书、学科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。科学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

活动安排,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。

三、教学测试与评价

    26    合理安排测试的频次。要正确认识平时教学测试的功能,严格控制各类教学测试的频次,不以考代练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。严格按照规定组织统一的综合性考试,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考试;初中每学期实行期中、期末两次学科考试;普通高中实行模块考试。

    27   确保测试的命题质量。各类教学测试要严格命题规范,提高命题质量,遵照课程标准,倡导“能力立意”。试题要适合学生实际;体现正确的学习导向。小学阶段期末测试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8O9初中期中、期末测试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75085,普高模块测试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5075

    28    认真做好阅卷、讲评工作。测试后要及时、仔细阅卷;并进行统计分析,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。要精心设计并上好试卷讲评课,提高讲评的实效性。试卷讲评不能平均用力,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,明确讲评的重点;不能简单地核对答案,要点拨思路,揭示方法,促进学生自悟。

    29   科学利用测试成绩。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期中。期末测试,都不得公布(公开)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。学生个人成绩和排名,可向学生和家长单独提供。要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办法,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、情感、能力和习惯,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学科素养。

   四、教学反思与研究

    30   重视教学反思与研究。积极参与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训活动,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设计、上课、作业布置与评改、考试、课外指导等教学行为进行反思,坚持撰写教学反思。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,能运用研究的方式来探求最佳答案,在研究中解决问题,在研究中提升自我。

 

文章录入:俞建华    责任编辑:俞建华   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版权所有:杭州市萧山区市北小学 Copyright 2009第二版 WWW.XSSBXX.COM. All Right Reserved.
电话:(校长室) 0571-82632310    (教务处) 0571-57109339    (总务处)0571- 82373816     |
| 管理登陆
网站制作:萧剑(章建峰) | 联系电话:13805758762 |